半夜計畫的宜蘭之旅,被偷懶的自己理所當然的拋棄。
即使沒有日陽,仍然日光照屁股才願意醒來,還附贈腰痠背痛。
昨日被悶壞的心,今天得找到解藥,只是該往何處尋呢?
帶著書,坐上捷運。沒有猶豫,目的地淡水,意圖找出傳說中的新樂園。
捷運抵達淡水,尚未停妥,便見車窗上的雨滴。天公伯今天打算賞我淡水的雨景,小女子也只能笑納嚕。不知什麼時候開始,習慣性地搭乘最後一節車廂的最後座位,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性自己也不清楚,很自然地就是會往最後面的方向前進。
今天的淡水是灰色的,而我覺得這是屬於淡水的顏色,不會有晴空萬里時,那種缺乏海天一色的美的缺憾。這種整體的自然呈現著淡水今天的心情,來尋找解藥的我,並不打算融入這個心境裡。
滿坑滿谷的人,是商業化後的淡水老街及碼頭最常見的情景。台北人的無處可去,為淡水增添一種悲情,不喜歡,但非我能力可改變的,只期許,美景能稍稍提高遊人的環保意識。
我要走路去尋找傳說中的樂園。這樣的信念,猛烈而堅定地襲來。不是不曾動搖想要搭船至漁人碼頭,畢竟這樣的船程是我未經歷過的,新鮮感當然會吸引我,只是意料中地,因為風勢太大,前往漁人碼頭的船班停駛。在碼頭路上,補充了能量,也解了身體的渴,聽聞有船前往漁人碼頭時,心裡的堅定已不可摧。不顧紅潮乍來的不適感,也不理會腳底細鞋跟的警告,邁開的步伐不帶猶豫。
愈往後方的碼頭,人不若靠近捷運那麼多,像推開擁擠人群而能呼吸到新鮮空氣的快感。經過挪威森林,發現它的風格已經完全改變了,啊!那個我曾經喝著生啤酒的店面,已經不再是啤酒屋的格調了,回憶似乎也在這一刻更顯模糊。
走到老榕樹,原本廢墟般的屋處已改建成咖啡屋,好在,老榕樹一直守著這個地方,讓我這個久未出現的遊客在陌生中還能感受到一絲絲熟悉的溫暖。感覺上,淡水人潮雖多,這大榕樹下賞淡水河的人卻變少了,我猜,是坐進了咖啡屋吧!只是,老榕樹懷裡的溫柔,又豈是座椅的堅硬可以取代的呢?
再往前走去,也是以前未曾走過的路徑,看得出來這裡有改造過,因為有刻意弄成一條步道的感覺,改變了多少,我不清楚,只覺得這條步道並不筆直也不順暢,偶爾,你必需接到大馬路上,用喧嘩提醒你不在夢境中。
來到以前的堤防,變化很大,雖然比以前美,也設立了坐椅。但是,我還是愛它原來的模樣。現在的樣子,和馬路搭配出一種完全的不協調。我再不能,在堤防上吹著生日蠟蠋;我再不能,坐在堤防上喝著不會醉的啤酒。腳下的木板路,是體貼腳踏車的裝置吧!請不要用細縫一再勾引我的鞋跟。
走完整個步道,看到那間從未注意過的廟宇,我的心飛揚了起來。是這座廟宇吧!傳說中,樂園的入口。快步穿過福德正宮,這裡是一條腳踏車步道。沒有人!沒有人!我開心著找到這樣一個人煙罕至的樂園。拍了拍風景,忍不住反手自拍了起來。自拍是一種挑戰,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鏡頭到底對上了哪裡。而我,想有一天拍下自己流淚的模樣。
走過步道,來到一條小徑,我以為這是田野小徑,兩旁,只有幾間凋零的老屋,盡頭有一條小路可以通往岸邊。旁邊大概是軍營,前方停著的應該是軍艦,岸邊還有三二個釣魚的人。感受到他們的閒情,心裡也跟著輕鬆了起來。
動身回到步道,撥了通電話想確認這裡究竟是不是我所找尋的樂園,電話,未能接通。是不是其實也已經不重要了,這片天地已經印入我心裡。
坐在休憩的樹下長椅,望向八里的方向,雖然迷濛不清,但我知道,這個方向看不到我的思念。水流聲響,涼風撫面,鬰悶的心在這裡得以釋放。低頭捧書而讀,享受無價的美好。
下起雨了,我不想走,但我知道我還會再來,無須不捨。回頭路上,見到一個可以下去的階梯,我走了幾階,坐在木頭欄杆前,看著,也聽著海,做最後的洗禮。然後,起身前往公車站牌。已經和三妹通過電話,約好了晚上一起吃晚飯。
公車站牌在堤防邊,站牌下就有一個坐椅。撐著傘,望著海,坐在長椅上等著公車,這種滋味我不會形容,總之別有一番風情。公車沒讓我享受太久這樣的風情,坐上紅10路,駛往新莊的方向,車子進入淡水捷運站,我有一種被推入現實的錯愕感。
閉目,隔絕現實的不識趣,養神。